宁水集团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3-09-16 04:21:57 |   作者: 干式螺旋离心泵

  公司为集合水计量产品、水务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与制造的综合性企业。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智慧供水领域,在生产制造传统水流量计量产品的基础上,以智慧计量与营运为切入点,从事一系列智能水表为核心产品的各类智慧水务终端设备、智慧水务大数据服务系统与平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逐步向针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运行优化的各类软硬件及工程类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迈进。具体板块如下:

  (1)硬件终端制造板块:即水计量和相关管网设备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公司涵盖1,000多种型号,全系列民用、工业用冷、热机械水表、智能水表及多参数水表等,服务国内超过2,300家水务公司,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主要包括:

  基于SOA企业应用架构设计原则,建立统一的系统应用平台,将管网GIS系统、DMA分区系统、SCADA监测系统、抄收一体化系统、工单系统、管网巡检系统、客服系统、二次供水运行监控系统等业务信息深度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水务运营的可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

  抄收一体化平台:将集抄、营收、表务管理紧密结合,围绕每一台计量设备的系统性管理进行完整服务。该平台从每块表的采购入库开始,到旧表、坏表的换表入库,整个服役周期通过一个平台无缝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计费效率,是智慧水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网GIS系统:以城市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供水管网资产信息,构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立以GIS地图为底座、业务管理需求为核心的综合展示平台和供水管网“一张图”,实现管网资产实时、历史信息与相应业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管网SCADA系统:系统主要是针对生产和管网运行环节产生的数据和运行过程进行监控,重点监测水质、流量、压力、液位及关键设备正常运行参数和视频监控,支持定位功能,对监控点运转异常状况报警和定位。

  DMA分区计量系统:以管网GIS、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分析为基础,与收费、表务、调度及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等系统的数据融合,结合管网漏损分析模型,对DMA分区计量来管理和评估。

  管网巡检系统:以管网空间、时间信息为基础,实现巡检计划的灵活规划和定制化,巡检任务的自动生成、派发和检查。结合移动端手持设备,实现对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巡检、养护、维修的网格化、流程化、规范化,提高外业人员工作效率、保障外业服务安全和质量。

  二次供水运行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GIS、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加强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监督,实现二次供水泵房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系统实时监测水池(水箱)液位、水泵工况、压力/流量/水质等参数,实现机泵的优化运行、自动消毒、水龄控制、压力调控,保障二次供水系统稳定运行和水质安全,降低能耗。

  此外,企业具有“城市供排水智慧驾驶舱”——可视化决策平台、水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营商环境优化系统(移动端)等多个系统和平台,实现用户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需求。

  (3)工程服务方案板块:公司同时还提供管道探测、非开挖修复等工程解决方案。通过管道不停运检测技术,识别输水管线漏点,根据原有管道不同状况和不同修复目的,合理选择结构性、半结构性、非结构性等非开挖修复更新工艺,有助于改善供水水质,防止管道爆裂和泄漏,提高输水能力和常规使用的寿命,寻求管道生命周期成本和质量成本的最佳结合点。

  目前企业主要通过智能硬件终端制造形成收入、大数据服务平台保持客户粘性、管道工程服务形成闭环的产品结构,实现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公司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城市智慧供水管理工作进一步朝着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公司除表计类核心传统业务外,围绕新业务板块积极开展工作,各个项目有效推进并落地。硬件部分包括定位漏损的水压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及一些通讯数据设备的研发优化;软件部分涵盖新一代宁水云智能化平台,用于整个管网中的终端设备分布、管网部署情况、运营情况等在线监测与智慧化管理;工程部分涵盖管网带压检测、非开挖修复等方案。

  新业务板块仍以聚焦水司客户痛点需求为核心,现阶段主要是针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的运行优化,包括区域内的管网漏损管控整体方案,长距离输水管线运作状况的智能监测、检测、诊断、预警,并通过算法和水利模型帮助客户提升运营效率,同时提供非开挖修复的工程技术方法等,实现管道从头到尾运行优化、从监测到察觉缺陷再到修复的全链条闭环解决方案服务模式。

  2023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行业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高水平发展稳步推进。但国内经济发展也同样面临部分压力,尤其二季度,房地产发展整体信心不足,部分地方财政存在压力等。

  2023年上半年各地经济活动回到正常状态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提高速度,经济稳步的增长整体回升,且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拉动显著地增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整体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制造业PMI指数均高于临界点,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制造业公司制作恢复加快,市场需求继续改善。但从第二季度开始,制造业PMI指数呈下降趋势,低于临界点,反映出从第二季度开始生产和需求减少,制造业发展不及预期。

  (2)基建投资推动产业改造升级,房地产信心不足与地方财政压力限制需求高速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提高9.6%,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保持7%-9%高增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进度优于去年同期:①新开工项目数量达到1.76万个,投资规模7,208亿元。②水利建设投资落地高于往年同期。2023上半年水利建设投资7,832亿元,同比增长4.7%,从各地资金落实情况去看,22个省份落实投资超过100亿元。③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完成投资情况同比增加18.1%。基建投资力度加大,资金有效落地推动水务产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做改造升级。

  但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整体信心不足。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2023年6月国房景气指数仅为94.06,降至本年新低。房地产不景气,开发投资同比下降,未来短期内对水表增量的释放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7.80万亿元,部分地方政府也许会出现债务风险、财政危机,某些特定的程度会影响专项资金的释放。

  报告期内,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且随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与成熟,表计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化与标准化,产品竞争激烈,同质化加剧,导致报告期内整机(尤其是智能水表整机)价格不断下滑,对产品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报告期内,政策端表现活跃,在城市基本的建设、乡村振兴、高品质供水、漏损管控等方面持续推出多项政策,为行业带来大量利好可能。

  我国水表生产企业众多,但规模大多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且竞争充分,主要可分为以下4类:

  近年来随技术普及,能够生产智能水表的厂家逐步进入,原先以生产电子电路、嵌入式系统、通信与软件等产品的行业外企业,也利用自身独特优势,转型从事智能水表电子模块生产、软件产品研究开发、乃至智能水表整机及水务应用系统开发等业务,参与水表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报告期内虽因行业逐渐趋于饱和,新进入者显著减少,但随技术发展,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剧烈。

  但是,水表具有长周期业务属性,要制造具有长期稳定性和计量精准性的高质量产品仍有较高难度。随市场上的产品逐渐得到验证,良品驱逐劣品,产品价格也会逐渐趋于稳定。

  随着水表行业逐渐向着智能水表及应用系统方面调整与转型,对水表企业跨行业知识的积累、多学科交叉应用的产品研制能力、综合采购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技术壁垒和服务壁垒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智能水表较于传统标的制造,对安装调试、后续维护能力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因此仍然认为最终不具备这样综合能力的中小水表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具有长期计量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强劲、优质服务能力优势的企业会慢慢地发展壮大。

  从长远看,竞争加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表产业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龙头企业。

  新一代智能水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正逐渐迈向成熟,传感技术(机电转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和电磁超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会引导和促进智能产品使用功能完善,并获得市场认可与接受。智能水表作为新时代供水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终端设备,在不同的智慧水务场景下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放眼未来,安全供水、智慧供水已然是大势所趋,整个行业正势不可挡地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智慧水务正由点及面,高速向抄收一体化、管网监控、综合预警等行业纵深渗透。

  因此,在万物互联的“新基建”时代,作为水表制造商,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运用,将新技术全面应用于水表制造,为供水公司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则显得很重要。

  在政策引导、技术与需求交集出现的背景下,水表产业升级趋势明朗,正向着智能硬件为基础的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调整与转型,市场模式也在随着发展逐步变化。

  (1)综合性需求渐趋明显,对行业公司要求逐渐提高。随着管网漏损率考核的日趋严格,水司自我管理要求一直在升级,对产品信息化、物联网与测控自动化、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需求慢慢地增加。作为管网供水系统终端表计的智能水表产品,正在快速融入到水务自动抄表、水量监测、漏损监测乃至智慧供水的其它业务中。

  (2)服务模式一直在升级。水计量与人工水费抄收及管理方式正逐渐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水表企业将积极转型到系统层级服务上来。智能水表及配套软件的产品模式能够为水司现有的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以其数据传递、交易结算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机械水表人工抄读效率低、抄录数据误差大、水司长期垫资运营等状况。尤其一线城市对于智能表计的改造趋势愈发明朗,同时报告期内行业进一步重视高品质供水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对适用于农村供水产品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升。

  (3)业务模式发生明显的变化,集采比重逐步提升。随着智能表在产业中的进一步渗透,行业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确认周期更长的智能水表在整体产品结构中占比提升,同时,智能表在安装后需进一步调试确保运行平稳,因此客户真正的需求以分期付款方式的项目也有所增加,从而拉长了行业的平均账期。另一方面,国内几个主要的集团化水司普遍采用集采招标(即总部集中采购)的方式来进行供应商选取与水表采购,集采项目的规模通常更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但电子水表投放市场虽然已有多年时间,与存量市场相比,却仍处在小面积使用的状态,渗透率较低,客户接受度将随着产品技术的逐步成熟而提高。“十三五”期间,电子水表已有少数产品安装在供水管网上,大多数表现在大口径产品方面,在管网供水计量与用水贸易结算、分区计量与漏损监控等方面发挥了非消极作用。但在小口径领域,电子水表仍处于区域市场培育阶段,部分客户对于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有疑虑,亟待解决。

  电子水表是未来方向与发展的新趋势,报告期内部分区域市场电子水表有明显集中增长趋势,整体市场对产品及试点区域关注度也明显提高,相关厂家与行业在电子水表技术问题攻克上加大投入,积极突破。但行业总体认为,在产品经常使用可靠性与稳定性,以及在恶劣环境使用时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特性变化,以及其他应用层面等方面仍存在若干问题。

  2023年,是公司强基聚力、紧抓宏观复苏机遇并恢复企业经营发展信心和活力的关键阶段。

  2023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基本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行业需求陆续释放,各地招投标项目按计划逐步开展,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客户订单落地力度均有不同程度加强。报告期内,公司全体上下勠力同心,实现营业收入81,103.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0%;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5,127.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00%。其中,智能水表实现出售的收益46,736.50万元,同比增长24.19%,占2023年上半年主营业收入的58.07%。

  然而整体看来,2023年上半年外部经济整体动力恢复有限。受宏观经济限制,部分地区财政资金问题亟待解决;房地产总体表现平淡,导致行业新增市场力度不强,处于缓慢修复期。同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产品同质化影响产品单价持续下降。报告期内,智能水表均价同比下滑5.00%左右,对公司利润恢复造成一定影响。

  虽面对不少限制性因素,公司仍积极奋进,乘势而上。2023年上半年公司坚持高水平发展的根本原则不动摇,以“聚焦核心,巩固根基”作为经营工作的重点,夯实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保持对新业务板块的投入,协同推进,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快速开拓外部市场,全面谋求内部优化,在各个板块均取得良好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在传统水计量板块紧抓市场机遇,软硬件结合,开展差异化经营销售的策略,推进主流产品渠道下沉,同时聚焦核心客户资源,巩固战略级重要市场,促进规模量级业务的稳健发展,巩固传统计量领军地位。针对高品质供水、农改水等特定市场,不断开拓布局,取得重要突破。

  招投标方面,公司在上海、北京、重庆、合肥、宁波、南昌等多个市场均成功中标千万级项目,在远传物联网水表项目、集采项目、农村项目、直饮水项目上多处开花,取得成果。在县域水务市场持续发力推进渠道下沉,新增9大城乡改造项目。同时,在智能2.0产品领域,中标上海城投2023-2024年供水公司大口径全电子远传水表招标电磁水表项目,超声波水表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20%以上;2023年上半年,公司重视并加速海外市场业务拓展,外贸销售乘势而上、快速发力,报告期内同比增长超过15%。2023年3月,公司成功入选由浙江省商务厅颁布的“浙江省第四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培育名单”。为逐渐增强解决方案的粘性与完整性,销售团队同步做好抄收软件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截至2023年6月,公司综合抄表云平台拥有600余万台在线余家与物业等别的客户近500家。

  技术端在传统计量领域,公司针对1.0、2.0产品持续推进迭代升级与技术突破。一方面紧扣市场需求,与一线销售团队构建紧密沟通机制,快速响应,打造核心优势产品。针对小口径超声水表、电磁水表、优饮水、农村市场等特定产品成立专题进行快速优化研发;另一方面受到原材料等成本端压力,公司一直在优化产品设计,采取国产化替代,快速降本为公司纯收入能力争取空间。2023年3月,公司电子显示水表、在线水力模型入选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的《2023年度宁波市高品质的产品推荐目录》。

  近年来,公司积极拥抱水务数字化转型,深度聚焦智慧水务领域,并设立子公司宁水科技来开拓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的精细化运营与运维市场,如今已在实现提供从管道检测诊断、监测预警发现问题再到修复和加固的全链闭环整体解决方案上初有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新业务板块的市场推广,精准对接洽谈,强化项目落地,实现多个试点标杆应用场景,同时探索企业和事业单位、高校等别的客户群体的新业务合作模式。上半年智能3.0产品新增6处试点;新增拓展5个智慧水务项目与3个管道检测和非开挖修复项目,并有序推进实施3个智慧水务项目与2个管道检测和非开挖修复项目;加速产品研究开发进度,管网运行在线监测平台和预警系统、智能消火栓监测系统集成服务软件、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离线(在线)水力模型软件等产品研究开发进入测试阶段,噪音相关仪等硬件设备进入小批量生产,在4个地区开展实地试用。此外,公司将子公司杭州云润100%股权转让至智慧水务全资子公司宁水科技后,公司新业务板块的各类水务终端传感器、管网修复方案、水力模型、软件平台等应用产品进一步有效协同组合,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系统解决方案,快速推进智慧水务进程,打造行业标杆。

  目前企业主要围绕自来水公司城市供水管网的精细化运维管理作为核心业务,通过管道不停运带压检测、核心管道的在线监测与预警、管网分区计量与漏控、管网非开挖修复四个方面对管道核心问题进行全方位赋能。同时智慧水务子公司开展“引育”并举,积极打造水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团队。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供应端在人均效能、产品降本、生产的全部过程信息化等多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公司加速落实新老厂区产线的高效利用,场地、空间、设备等布局再优化,提高产能柔性,优化生产技术,覆盖内外销快速释放的产能需求,2023年公司配备产能可达1,400万台;供应采购端围绕保供、降本、增效三个关键词展开工作,做好全供应链条的配置,基于数字化生产运营体系,重新整合资源,做好相关联的内容的标准化建设优化。

  2023年2月,公司顺利入选由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2023年3月,公司真正开始启动MES项目,持续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的深度融合。

  报告期内,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水技术公司赛莱默(中国)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品和技术互补、资源共享,未来将在科学水输送、水计量、水处理和管网安全运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先进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稳定,提高水务公司整体运营效能,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多年来,公司也始终发挥自身价值,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围绕广大供水企业的需求及痛点实现产品及服务的精益求精,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技术变革,以品质匠心提升服务品质,为水计量事业的高水平发展增添活力。2023年3月,公司与《给水排水》杂志社联合主办“第三届自来水水表和阀门选型与管理研修班”为全国200多家供水企业及涉水行业有关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公司始终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体系与制度稽查、人才团队打造、财务管理赋能来保障公司运营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管理中心在框架搭建、信息化提升、人才效能发挥等每个方面积极改善推进,助力公司各项管理效率得到提升。2023年6月,六西格玛相关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并推进,标志公司进入深化推进卓越绩效模式新阶段。

  公司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格外的重视党风建设,以党建引领企业做优做大做强。2023年5月,公司党委荣获“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3年6月,公司党委召开换届选举暨(集团更名后)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委员。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方面做出贡献,并捐赠“星星点灯”慈善冠名基金12万元。

  公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城市供水领域,其景气程度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年度,国家基础投资持续不断的增加带来行业的景气程度亦较高。若未来宏观经济提高速度持续趋缓、宏观经济出现较动,将给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实施国内外市场并举的市场营销战略。于国内市场,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领头羊,充分的发挥在品牌、信誉、质量及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建设区域营销服务中心,打造高效的销售服务网络,提高固有市场的占有率和新市场的渗透率。于国际市场,公司充分的利用自身丰富的产品线及积累的技术和制造经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以此来削弱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司为集合水计量产品、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与制造的综合性企业,产品主要使用在于自来水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大型工矿企业及事业单位。随国家一户一表工程、节能减排、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阶梯水价、互联网的应用,水管理部门为方便监测与控制,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对智能化计量仪表及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如果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如大型政府专项改造结束,导致下业需求量上涨的速度放缓,可能对公司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在加大对智能水表研发投入的同时并没放弃对传统机械水表性能和质量的持续改进,机械水表依旧是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得公司能够将产业政策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国内水务新市场与国外的智能水表市场,从而进一步减弱产业政策带来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金属表壳、密封装置、连接件和电子元器件等,报告期内的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比较高,原材料价格高位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大。若未来原材料价格仍保持高位,公司无法及时将此风险向下游转移,将存在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毛利率下降风险。同时,若未来芯片等电子供应链缺口逐步扩大,竞争加剧,将对公司生产保障与采购成本产生较大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在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了研发投入和科学技术创新,通过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降低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此外在采购环节,重视主要原材料价格趋势,及时作出调整原材料采购计划,积极引入淘汰机制和竞争机制,拓宽采购渠道,增强议价能力,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在研发端,不断对产品做优化设计,采取国产化原料开发逐步替代,已顺利实施芯片国产化切换方案,有效缓解“缺芯”问题。

  公司凭借产品质量优势,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水表出口商。由于公司对外销售主要以外币结算,其中又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对公司损益影响较大。主要体现为自签订境外销售订单至该订单款项收汇之日,期间人民币升值导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减少。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公司可能面临盈利能力受汇率波动影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在与国外客户签订合同的同时力求缩短回款周期,并加强对外销应收账款的催讨力度。此外还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客户签订了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合同,从而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政策扶持、技术成熟、产业升级等利好因素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由于产品技术壁垒不高,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鉴于行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态势,公司产品价格不具备明显优势,可能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同时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提供智能化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以先进技术和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公司着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工作,攻关产品优化技术点,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以应对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各领域快速渗透,使得水务行业的传统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变革及新型业务模式的创新成为可能。水务数字化建设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同时需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对公司技术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研发前列,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填补行业空白,在此产品研发过程中可能会有技术攻关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搭建行业出色的研发体系,具备自主创新的综合性技术,同时引进专家团队、国内外高素质人才、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研发团队与架构,优化各项技术资源与创新体系,储备技术力量,不断自主研发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采取与国内外知名领先技术公司进行合作、收购等方式,共同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在智能水表、智慧水务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加剧中国资本外流风险,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地缘政治冲突也没有缓和,在贸易、技术、人权等领域,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更多的制裁和限制措施。中国出口受限、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和汇率变动较大等因素,可能对公司相关地区业务带来冲击,特别是对海外相关地区的物流安全以及当地招投标开展节奏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由于水表产品属于民生工业产品,不可抗力会导致公司生产和经营略有滞缓,但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司持续经营发生重大变化,行业总体发展逻辑也不会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强动态化管理应对风险。

  公司深耕供水计量与测量领域长达60余年,在品牌效应、营销服务、技术研发创新以及生产管控等多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突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并凭借在水务领域的厚植优势,朝着全领域、全方位的智慧水务整体方案迈进,成为完整具备智慧水务服务能力的综合集团企业。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生产水表的制造商之一,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质量稳固市场,并凭借齐全的产品规格以及稳定的产品品质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客户评价高。智能水表作为公司多年的主营业务以及成熟的研发产品,不断来优化升级,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具备充分的行业发展前瞻性。凭借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在业内率先提出智能水表1.0、2.0及3.0产品的概念,解决行业痛点。

  公司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智能水表技术工作组组长单位,是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公司的阶段性发展对整个行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2023年4月,公司牵头制定的中国计量协会水表行业团体标准T/CMA SB145-2023《多参数智能水表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并于2023年7月21日实施。

  公司拥有长期积累的坚实的客户资源和完整的营销网络,与国内2,300多家水司及国际客户都建立了长期、稳定且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入理解客户业务全流程。公司在国内设立八个大区,覆盖全国主要内销区域;在国际市场,公司是国内行业首家获得欧盟MID、美国NSF、英国UKCA等国际权威资质认证的表具企业。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经销网络,产品远销80余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近两年智慧水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积极执行“广覆盖”市场策略,维护、扩大战略客户市场的同时,也兼顾中小客户的发展以及探索下沉领域的客户需求,使智能感知硬件的覆盖面做广做深。同时,公司高效利用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建成的技术服务网点,提升全过程服务能力。

  公司搭建行业一流的创新体系以及资源配置,具备能够自主创新的综合性技术优势。在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协同。为储备技术力量,公司加速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收购、成立、合作高技术企业,致力于研发未来3到5年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已与多家知名领先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研制智慧水务前沿技术,为布局未来智慧水务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负责起草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产品及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随着新业务版图布局逐步完善,公司技术架构进一步细化。公司将子公司杭州云润100%股权转让至智慧水务全资子公司宁水科技,进一步完成技术资源整合,为未来公司业务研发板块整体性、高协同性保驾护航。同时凭借坚实的研发基础以及超前的行业战略布局,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来应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

  在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公司把博士后工作站推动成为创新工作的加速器,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同频共振。同时,公司继续推进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另外,为引领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提供完备、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公司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研发与申请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各类专利67件,申请软件著作权5件,获型评报告及证书17份,发表科技论文14篇。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和供产销业务体系,能够做到快速研发、高自动化生产和及时维护。作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水表制造企业,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工艺经验。除通用性产品外,公司能够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是国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水表供应商之一。

  公司生产工艺优、生产产能大、供应链体系完整,供应商管理能力强,可灵活适应外部环境,根据不同情况针对性调整,从而做到从成本、质量、交期和服务上在业内保持较高水准。另外,公司所处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水表之都”宁波,周边配套资源齐全,具备健全且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公司产能弹性大,能不断通过调整生产布局、非核心环节委外等方式挖掘产能。

  2022年,公司新厂区已落成并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募投项目完成投产。随着新的生产中心落成,自动化产线的建设,逐步扩大了公司基本的产品产能,公司的生产能力与经营效率迈上了新的台阶。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